“科学利用畜禽粪肥还田,用好了,一个养殖场相当于一个‘有机肥加工厂’;用不好,则一块地就相当于一个‘污染源’。”多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种养脱节造成循环途径不畅,以及粪肥施用技术、装备及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支撑滞后,致使还田利用仍处于种养主体的自主联合、凭经验施肥、粗放还田的状态。
同时,北京市过去重达标、轻利用的思路,造成京郊大多数养殖场过分强调达标排放而下大力气去进行粪污的深度工艺处理,不仅造成氮、磷养分损失,而且也是人力、财力的浪费。畜牧养殖建立了以有机肥加工为纽带,将畜禽粪便、食用菌渣和农田废弃物“变废为宝”,并将其科学还田利用,形成了循环产业模式,促成了传统种植业与畜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建立了北京市畜牧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典范。
“种养循环发展较好的欧美国家,养殖粪污一般采用全量还田模式,粪水混合贮存后直接进行农田利用,并建立了基于养分管理的粪肥利用机制和技术体系。”专家还根据种养循环中养分平衡原则,就如何管理好粪肥还田利用时的养分“帐”建议,农牧民编制粪肥供需计划,有效对接种养需求;打造种养联动缓冲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粪肥处理配套设施,疏解供需时空矛盾;建立健全粪肥监测制度,促进科学还田利用。
此外,专家还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粪肥利用信息台账,实施长效管理机制。这主要是通过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大数据库,并通过与养殖数据和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结合,确保还田利用科学规范,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还田利用的全程有效监管,持续推进北京市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